连续18个季度分红…
天有不测风云,上周五全球股市重挫,标普500收盘跌2.71%,欧股尾盘跳水,富时A50期货也大跌,为周一市场蒙上了一层担忧。
此情此景,FOMO(Fear of Missing Out,恐惧错过上涨)情绪浓厚的小伙伴可以释然了,哪有只涨不跌的股市,科技股从来都是高波动资产,涨的时候涨幅大,跌的时候跌幅也大。虽然周一市场表现出了比较强的韧性,大幅度低开高走,但是市场整体还是跌多涨少,部分科技板块跌幅比较大。
相对来说,红利类资产要温和一些,过去几年,中证红利和红利低波指数都走出了稳健上涨的态势。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0月10日,指数过往涨跌不预示未来收益,投资需谨慎
当然,红利基金比较多,也要精挑细选。过去2个月,科技持续上涨,红利回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窗口。
要求:
1)基金名称中含有“股息”或“红利”。
2)基金明显跑赢红利指数,2022年以来收益超过40%。
在筛选出来的基金中,“景顺长城中证沪港深红利成长低波动A”是表现比较突出的,2022年以来涨了52.63%。(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0月10日,同期业绩基准收益率36.48%)
更难得的是,这只基金还连续18个季度分红,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的股息率分别是3.37%、4.74%、7.58%、7.36%、4.1%。10月13号,该基金发布年内第三次分红公告,具体如下表:
展开全文
这可都是到手的钱,对比持续下滑的国债收益率也蛮香的~
数据来源:基金公告,截至2025年10月13日
01
先说收益,这只基金为什么这么能打呢?
2022年以来涨了52.63%,在选出来的基金中排名第一,而且连年正收益,在红利基金普遍亏损的2022年也涨了1.64%。(同期业绩基准收益率-1.74%)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0月10日,同期业绩基准收益率分别为:-1.74%、5.24%、24.04%、6.4%
可以从跟踪指数上找到答案,基金跟踪的是“中证沪港深红利成长低波动指数”,红利、成长、低波,三因子叠加。
1)先从A股和港股通中剔除市值较小、成交不活跃的股票,然后从中选取过去三年连续进行现金分红的股票。
2)对基本面也有要求,剔除过去三年净利润变化为负且过去一年 PE(TTM)为负的股票,然后对剩下股票按照预期股息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序,选取排名前60%的股票。
这是对成份股“红利”的要求。
3)成长性上主要看ROE,对剩余股票分别按“ROE增速波动率”和“过去四个季度ROE环比增速”进行排序,选取成长性比较强的前60%股票。
4)最后是波动率,再对剩余股票按“过去一年日涨跌的标准差”进行排序,选取波动最小的100只。
最终,从红利、成长、低波,三个维度出发,在A股和港股通股票中,选取了能连续现金分红、盈利稳定增长且兼具低波动特征的100只。
以“景顺长城中证沪港深红利成长低波动A”为例看下行业配置,
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逐步加仓银行,从8.18%加到49.01%,占到股票仓位的一半左右。我们知道的,从2022年底开始,银行走出了一波大行情,这只基金提前布局银行,抓住了这波大行情。
然后是今年6月,指数进行了调仓,概括起来就是降低了银行的权重,新纳入股票近3个月涨跌幅中位数是2.81%,抵消了权重银行股的下跌。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0月10日
02
分红方面,
《基金合同》规定,每个季度都要观察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可供分配利润大于0时,要进行分红,且分红比例不低于基准日可供分配利润的20%。
查看基金2025年中报,A份额可供分配利润4919万元,当季分红984万元,其实就是压着20%的比例进行分红的,这也是基金每个季度都能分红的原因所在,不一次分完,细水长流。
资料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而且还有源头活水不断流进来。看指数的股息率,过去5年的均值是4.55%,最新股息率是4.83%。
意思是,每年都能收到成份股4%+的股息,存量可供分配利润也丰厚。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0月10日
03
总结起来,
红利基金,最看重的是成份股的高分红,这类基金并不少。
还有一些红利低波基金,在要求高分红的同时,还要求具有低波动特征。
“中证沪港深红利成长低波动指数”同时要求高分红、低波、成长,这在红利基金中比较难得。
景顺长城中证沪港深红利成长低波动(A类:007751;C类:007760;E类:021735)是全市场唯一一只跟踪这个指数的基金。
得益于指数编制规则的优势,基金在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逐步加仓银行,买到了很重的仓位,又在今年6月逢高做了减仓,新纳入的其他成份股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重仓银行股的下跌。
同时,红利指数嘛,股息率并不低,每年大概能收到成份股4%+的股息,存量可供分配利润也丰厚,基金已经连续18个季度分红,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本公众号对所载信息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在投资基金之前,投资人应详阅《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