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临沂至滕州公路柳树庄枢纽互通至费县南互通段建成通车

Connor bitop交易所官网 2025-11-03 4 0

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临沂至滕州公路柳树庄枢纽互通至费县南互通段建成通车

11月1日,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临沂至滕州公路(以下简称“临滕公路”)柳树庄枢纽互通至费县南互通段建成通车。

临滕公路是山东省“十二纵八横十一射”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40.77公里,设计速度120km/h。本次通车段长34.1公里,途经临沂市兰山区、费县,包括2处收费站、1座特大桥、4座隧道等。该路段建成通车后,将实现与京沪高速互联互通,对完善省内高速路网、改善区域交通运输条件、促进鲁南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沂蒙革命老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临沂至滕州公路柳树庄枢纽互通至费县南互通段建成通车

齐抓共管,续写品质新辉煌

临滕公路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以“质建智行”品牌建设为导向,通过严把原材质量关口、强化标准化建设等措施,系统推动建设品质、效能双提升。

在顶层设计方面,项目在省内首创“不合格原材就地销毁制”,全面推行“一库两单三制”管控模式,实现了原材料来源、进场、检测全链条管控,进一步夯实工程质量防线。

在工艺管控与技术攻关方面,项目以施工标准化管理图册为抓手,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优化、改进,从预埋筋复核、缝体定位、定时养护等环节牵头编制伸缩缝提升工艺,相关工艺收录于集团施工标准化手册;以关键“小切口”推动品质“大提升”,规范编制拱形骨架等9项施工、验收标准指导书,研发支座垫石可调节钢模板等创新工艺、工装45项,梁底可调坡楔形钢台座等3项技术入选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十大创新工艺”。相关工艺先后斩获中国公路学会“微创新”成果奖10余项,成功解决护栏真缝封堵、垫石平整度控制等15项传统管控难题,实现了从实践总结到标准引领、从微创新到重大奖项的全面成果转化。

展开全文

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临沂至滕州公路柳树庄枢纽互通至费县南互通段建成通车

聚力攻坚,谱写建设新篇章

临滕公路全线4次上跨既有高速、5次与既有干线铁路形成立体交叉,交通导改组织复杂、结构设计特殊多样,给施工带来极大挑战。特别是在此次通车段的柳树庄枢纽互通、上跨兖石铁路转体桥施工中,建设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确保项目顺利建成通车。

柳树庄枢纽互通与既有G2京沪高速形成立体交叉,面临涉路审批手续繁琐、施工组织难度大等诸多难题。项目坚持方案先行,多次与高速交警、路政、运管等多部门集中展开研讨,提前编制详实的交通导改方案和应急预案,合理调配施工资源要素,科学规划施工时序,累计投入作业人员400余名、作业机械100余台,为工程建设“抢”出宝贵时间,实现了“施工零事故、通行零拥堵”的“双向安全”。

在上跨兖石铁路转体桥施工中,项目先后攻克岩溶发育区桩基施工、临近既有线深基坑支护等12项技术难题。其中,面对30.8米超宽桥面带来的结构稳定性挑战,项目引入BIM+GIS数字孪生技术,对转体过程中的应力分布进行动态模拟,精准设定配重方案,同时搭建“天地人机”四位一体防护体系,实时监测桥体姿态、风速温湿度等32项参数,配合特别定制的双保险智能牵引系统,实现了毫米级精准对接,确保“一次转体到位、全程零误差”。

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临沂至滕州公路柳树庄枢纽互通至费县南互通段建成通车

全链降碳,打造绿色新范式

项目深入探索交能融合发展模式,将绿色低碳设计融入建设全过程,在探沂服务区开展全链条节能降碳技术集成示范。该服务区成为全国首个全生命周期零碳服务区,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2025年第二批公路水路典型运输和设施零碳试点”。

项目创新提出“低碳建造,负碳运营,全程零碳”理念,在探沂服务区构建“光伏发电、储能调峰、智能管控”三位一体的清洁能源网,全方位利用综合楼、停车棚和边坡等空间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储能+微电网”能源系统,年均发电量达200万度。项目还建立了集低功耗物联采集、智能分析决策、数字孪生展示于一体的能源智慧管控平台,可实时分析产能、用能数据,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参考借鉴。

下一步,集团将继续秉承“创享美好之路”企业使命,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品质工程,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和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评论